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两大主体单位长期使用

服务热线400-1791006159 0051 2685

贝高聚焦0-6岁儿童保健 为健康成长保健护航

热搜关键词: 儿童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什么品牌好 婴幼儿精密体检仪价格 母乳分析仪品牌

关于孤独症儿童,一定要知道的10条知识
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2-24


孤独症谱系障碍

是严重影响儿童发展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

早期识别、早期干预

是目前临床认为有效的手段

这些关于孤独症的知识

家长们应该了解...



Q1

孤独症发生于儿童早期

      孤独症谱系障碍(简称孤独症,也称自闭症)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。

      以社交沟通障碍、兴趣狭隘、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,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。

      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‰,有增高趋势。孤独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,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       结果。

Q2

如何早期识别孤独症?

      孤独症儿童早期典型行为表现为“五不(少)”行为,即 ——

      ——  不 (少)看:患儿不与他人对视或对视少;

      ——  不(少)应:听力正常,但呼之不理或理会少;

      ——  不(少)指:不用或少用手指指物;

      ——  不(少)语:言语发育迟缓,不用或少用语言进行交流;

      ——  不当:不恰当地使用物品或玩弄玩具,言语倒退或异常;

       此外,以下这些行为学特征也能帮助我们早期识别:

一、正常发展里程碑的缺失

       1. 避免或不保持眼神接触;

       2. 9月龄时对名字没有反应;

       3. 9月龄时面部表情缺少;

      4. 很少与照顾者分享快乐;

      5. 12月龄时不能玩简单的互动游戏;

      6. 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手势;

      7. 不与他人分享兴趣;

      8. 很少或不模仿别人或不假扮;

      9. 18月龄时,不能指给照顾者看有趣的东西;

二、异常行为的出现

     1. 将玩具按特定顺序排列,当顺序被打乱或改变时就会感到不安;

     2. 使用重复的单词和短语;

     3. 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动其手指、手或身体(如弹手指、拍手、身体摇晃、自我转圈等);

      4. 对特定的对象表现出过度的兴趣;

      5. 对某些物体有不寻常的强迫的兴趣和依恋;

      6. 对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反应(如对衣服的标签很烦躁、避免食用某些质地的食物);

      7. 对不寻常的感官刺激有强烈的兴趣和寻求(如对着某些灯光过度眯眼或拍手摩擦特定的纹理,舔或闻物体);


Q3

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表现都一样的吗?

      除了孤独症特有的交流和社交的特异性表现外,每个患儿的表现都不相同。

Q4

不会说话是孤独症吗?

         语言发育迟缓是孤独症的典型表现,但并不是“不会说话就是孤独症”。

         而孤独症儿童并非不会说话,是普遍缺乏语言沟通能力,大约25%的孤独症儿童没有口语语言或仅有有限的口语语言表           达能力。


Q5

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有问题吗?

      在孤独症儿童中,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,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,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。

      国内外研究表明,50%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(智商小于50),25%为轻度智力缺陷(智商为50~            69),25%智力在正常(智商大于70),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。

Q6

孤独症儿童长大后会好吗?

      孤独症谱系障碍属于神经发育性障碍,并不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就能自愈的疾病,其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。

      虽然通过早期识别及及时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,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。

Q7

孤独症是由于父母造成的吗?

     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先天性的,而非后天获得的神经发育性障碍,因此并不是家长或家庭的错,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。

      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比正常父母承受更多压力,家庭挑战更大,所以在此呼吁大家,对孤独症的儿童及家庭给予更多的包          容和支持,让“星星家庭”不再孤军奋战。

Q8

孤独症会合并其他疾病吗?

      以往的研究显示,大约在70%的孤独症患者会共患其他精神障碍,如焦虑障碍,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情感障碍等。

      因此,我们除了对孤独症本身的核心症状的观察外,对其他症状也要保持关注。

Q9

孤独症怎么治疗?